您的位置: 首页>> 学术交流
中医学对消渴病(糖尿病)的认识
发布时间:02-13    访问次数:

有症状的糖尿病以多饮、多尿、多食、消瘦为特征,这些症状早在2000多年前的中医古籍中已有记载,归于消渴病范畴。“消渴”一名,最早见于《素问•奇病论》。而且当时已发现“尿闻之有水果气,尝之有甜味”,以及此种尿吸引蚂蚁和滴在鞋上干后呈白色等现象。说明我国古时对此病已有仔细的观察。《黄帝内经》及《金匮要略》等书对消渴病都有病因、病机、症候、治法、方药等论述。以后历代医书中对消渴病的辨证论治又有了不少补充和发展。总结出了中药、针灸、推拿、气功、饮食、运动及民间单方验方防治消渴病的经验。这些经验不仅丰富了世界医药学的宝库,而且为我国人民千百年来对防治消渴病(糖尿病)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中医学从宏观上对消渴病(糖尿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有较为全面的认识。《黄帝内经》最先提出其发病原因为“脏脆”,发病机制为“先天禀赋不足,五脏柔弱”,这一点与现代医学关于糖尿病的发病与遗传因素有关的理论十分一致。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深化,从七情、饮食、劳倦、外感、房事等方面认识消渴病的发病原因及病理过程,最后统一到消渴病的发病机制主要为“阴虚燥热”,主要涉及到肺、脾(胃)、肾三脏。并由此而提出了肺燥、胃热、肾虚等病理过程及临床证候。

消渴病由于证候复杂,病情多变,故历代医家对其证候分型多不一致。目前常见的证候分型有以下几种:肺胃津伤,胃火炽盛,心火亢盛,心肺两伤,心脾两虚,湿热内蕴,脾虚湿困,脾肾阳虚,肝肾两亏,阴阳两虚等。针对不同的病情和证候分型,千百年来历代医家各有见地,提出了不同的治则和治法。大致有下面八种:一、滋阴清热法:方用消渴方、玉女煎。常用玉竹、天花粉、麦冬、石斛、葛根、沙参、生地等药。二、益气养阴法:方用生脉饮合玉女煎。常用人参、天麦冬、五味子、生地、知母、天花粉、牛膝、石膏、石斛等药。三、益肾填精法:肾阴亏虚,方用六味地黄丸;肾阳不足,方用金匮肾气丸。常用生地、熟地、山茱萸、枸杞、龟板、首乌、肉桂等药。四、健脾益气法:方用玉液汤、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常用黄芪、党参、山药、薏苡仁、茯苓、白术、苍术等药。五、疏肝解郁法:方用逍遥丸或丹栀逍遥丸。常用柴胡、香附、陈皮、枳实、佛手、荔枝核、丹皮、栀子、黄芩等药。六、活血化淤法:方用桃红四物汤、血腑逐淤汤。常用桃仁、红花、丹参、当归、益母草、川穹、三七、郁金、山楂、地龙等药。七、化痰除湿法:方用五零散、平胃散、二陈汤。常用茯苓、白术、苍术、厚朴、泽泻、藿香、佩兰、制半夏、荔枝核、荷叶等药。八、清热化湿法:方用温胆汤、龙胆泻肝汤。常用枳实、竹茹、茯苓、陈皮、胆南星、车前子、黄连、泽泻等药。

中医学不仅对消渴病有非常独特的认识,而且对于消渴病的变病(即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也早有认识:如《诸病源候论.消渴候》曰:“其病变多发痈疽”;刘河间对其变病作了进一步的论述,在《宣明论方.消渴总论》说:消渴一证“可变为雀目或内障”,《儒门事亲.三消论》曰:“夫消渴者,多变聋盲、疮癣、痤疠之类”,“或蒸热虚汗,肺痿劳嗽”。《圣济总录》曰:“消渴日久,肾气受伤……能为水肿”等等。中医学对消渴病的病程及其发展认识大体如下:阴虚燥热-气阴两虚-阴阳两虚,在此过程中,因虚致邪,邪实伤正,相互为用,虚实夹杂,疾病末期,正气愈虚,实邪愈盛。

对于消渴病的变病的防治,中医学也有它独特的认识:中医一直主张“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具体在消渴病中就是“扶正”和“祛邪”。益气、滋阴、补脾、滋肾以“扶正”;理气、化痰、利湿、活血化淤以“祛邪”。而实邪又以淤血为主,此所谓“久病入络”、“虚久必淤”,治疗以散淤——活血通络为主,淤去则气机通畅,血运正常,痰湿消散。早期常用桃仁、红花、丹参、当归、益母草、三七、川穹等活血化淤药物作预防性治疗。对后期已有变病(慢性并发症)的治疗:此时已有淤血阻络,宜“坚者削之”,“结者散之”,“留者攻之”。《景岳全书》曰:“血有蓄而结者,宜破之逐之”。此时要应用破血、通络之品,虫类药物走窜通络,善于搜邪,效果更好,如水蛭,地龙、蜈蚣等。但消渴病本虚,后期五脏虚损,要注意固护正气,保养后天之脾胃,即“有一分胃气,便有一分生气”。此时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应用补气滋阴之品,如人参(或西洋参)、黄芪、天麦冬、生熟地等。

电子邮箱:lnb@fmmu.edu.cn 电话:029-84776087 邮编:710032

科室地址: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长乐西路145号口腔医院3楼 版权所有: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老年病科